中国经济重振旗鼓 “第二波浪潮”正蓄势待发

中国白银网(http://www.zhongguobaiyin.com/)10月28日讯,财经观察员金子厚撰文指出,当前,在全球经济持续深度调整背景下,中国经济重振旗鼓“第二波浪潮”正蓄势待发。这篇文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8%,而6月份CPI同比涨幅是1.9%,可见CPI涨幅已经连续两个月处于“1时代”,并且从今年5月份以来,CPI涨幅已经连续三个月收窄。

民生银行(600016,股吧)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CPI处于“1时代”还不能定义为通缩,仍是一个比较温和的水平。如果未来CPI涨幅持续收窄,下滑到“1”以下,才说明通缩压力来临。

对于未来CPI的走势,温彬表示,下半年受一些季节性、天气性因素的影响,例如部分地区的水灾可能会对粮食生产造成干扰,给食品价格带来上涨压力;但是因为目前我国总需求仍然不足,CPI出现大幅上行的可能性不大。

他预计,未来CPI增幅会在1.5%-2%之间,仍处于相对温和的水平。

摩根大通(JPMorgan)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通缩结束“对于中国而言是最积极的进展”。

中国以及全世界都将感受到影响。生产者价格的通缩问题尤为严重,这反映出中国经济很多行业长期供应过剩,特别是那些由国有企业主宰的行业。

根据最新月度数据,7月生产者价格同比下跌1.7%,降幅较6月的2.6%缩窄。但按环比计算,生产者价格实际上涨0.2%,金属价格涨幅领先,这是得益于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活动持续。

根据澳新银行(ANZ)的研究,截至7月底,中国已经处在朝着钢铁和煤炭产能削减目标前进的道路上。工业生产放缓以及投资减少正是中国内地需要的。

一些分析人士预测,中国长达四年的通缩即将结束,因为它成功地削减了一些重要部门的产能,使得供给与需求更加接近。

编辑:珂玥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我们尊重作者版权,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最新报价
  • 最新资讯
  • 热门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