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代理击碎“朋友圈依恋” 危机如何化解?-第6页
2016-10-31 9:28:37来源:中国经济网-财经滚动新闻编辑:liuxiangli
摘要:中国白银网(http://www.zhongguobaiyin.com/)10月31日讯,今年上半年的数起校园代理纠纷,让就读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大四学生于章心力交瘁。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教师于铭建议,学生买家和从事校园代理的学生都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利益。对学生买家来说,由于索赔的成本较高,应尽量避免因为购买时疏忽大意造成的索赔纠纷。建议学生买家在购买前尽量认真阅读产品信息或向代理同学索要必要的证明材料,例如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证明、代理身份证明等。
于铭认为,如果购买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需追究责任时,要依据校园代理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如果校园代理仅从事推销或促销等宣传活动,则对买方不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学生买家需要求卖方承担违约责任或要求生产厂家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校园代理从厂商购得产品后出售,赚取差价,则应该对买方承担产品质量不合格引起的违约责任。
对于从事校园代理服务的学生,于铭建议要和商家签订从事校园代理服务的协议,或留存能够证明代理服务协议内容的证据。证据以书面协议为最佳,若没有书面协议,证人证言、QQ或微信聊天记录以及通话录音都可以作为证据。
于铭建议,学生在从事以推销或促销为内容的宣传活动时,应向厂商索要“促销代表”等身份证明,用于被要求承担因为产品质量不合格而导致的违约责任时的责任认定。对于从厂商购得产品出卖的学生,应在进货前严格检查产品相关信息和资料,并最好与对方先行约定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的赔付方式。
此外,高校是否有义务和责任对校园代理进行监督管理、为陷入纠纷的学生维权呢?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孙荣达律师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从教育法来说,由于大学生是成年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后果,因此学校没有法定义务为代理学生担责。但对于高校来说,基于法定义务之上的更高要求是,可以提供一些法律方面的维权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