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学者说出改革真相:为何决心大成效少?

第四个方面,预期也在改善,9月份制造业的PMI是50.4,与上月基本持平,从分项指标来看,生产指数、原料购进指数、新订单指数,这些都处于扩张期。

我个人认为这四个方面是比较重要的判断经济形势增速需求状况、效益状况,以及预期的情况,说明情况确实在好的方面在增多,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另外为什么说趋稳的基础仍然不牢靠呢?也要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还没有真正形成,还没有发挥好的作用,经济进入新常态,最大的特点就是传统的动能失去优势,需要通过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可以说增长新动能是否基本形成,是否具有比较牢靠的基础,这是我们判断经济是否进入一个稳定的状态的最重要的因素。当前增长积极因素增多,无疑是由我们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取得成效的一个因素,这个因素的反映。包括我们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包括我们去产能、去库存取得的一些成效,对市场供求状况产生了有利的影响。但整体来看新动能还不强,还没有能够在增长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经济企稳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需求刺激的结果,包括比较大力度的政府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支持,以及被房地产这方面所带来的拉动的作用。

第二,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进程也不太尽如人意。进入新常态除了要培育新动能,我们非常关键的还是要解决过去基本的矛盾,我们经常说的市场要出清,才能够轻装上阵。为此,去年政府确定“三去一降一补”的工作,发布了一系列的实施细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在看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问题仍然不能突出,任务也比较大。由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是一个瘦身和强身并重的过程,当新的增长动能不足以发挥主体作用的时候,老产能也不可能顺利地淘汰。另外,去产能也需要把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比较好地结合,可能才能取得比较切实可持续性的效果。

编辑:珂玥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我们尊重作者版权,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最新报价
  • 最新资讯
  • 热门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