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近期资金面收紧、汇率贬值和表外理财监管

文:任泽平、杨为��

事件:近期美联储加息时点临近,美元走强,人民币走贬,资本流出压力增加,央行以短代长补充流动性,资金成本上升。媒体传闻央行正在推进将银行的表外理财纳入MPA广义信贷考核。市场对流动性趋紧担忧增加。

点评:

1)核心观点:近期以短代长和把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表明了央行去杠杆防风险的政策意图。受人民币贬值、资本流出和控房价约束,货币政策回归中性稳健,更多地用短期资金来对冲外汇占款的流出(2015年主要靠降准),实质上增加了流动性体系的不稳定性(短期资金占比较高),近期资金面收紧跟货币政策以短代长有关。在这种不稳定流动性体系下,比较容易出现长短期套利、加杠杆等获利行为,为了控制债市的杠杆风险,央行把表外理财也纳入了MPA的考核中。债市短期面临货币政策去杠杆的压力,但中期经济下行和投资回报率下降仍是债市的基本面。虽然中央调控房地产、央行去杠杆、人民币贬值等增加了短期市场压力,但在长期却有助于防范风险发生。在政治经济周期环境下,经济、金融、房市、债市、股市等诸事维稳,行稳致远。密切关注房地产调控、债市去杠杆之后的资金流向和大类资产轮动。

2)这一轮人民币贬值更多是美元走强导致的,是锚的转换。今年人民币开启的两轮贬值的背景是人民币兑美元高估的修正,是锚的转换。2014年5月-2015年7月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的迹象一直很明显,被动成为世界第二大强势货币。自今年年初人民币中间价调整后,人民币开始从盯住美元转为盯住一揽子货币,即一些非美主要货币兑美元在贬值,人民币为了维系对一揽子货币(而非仅美元)的稳定性,也会主动相对美元贬值。以10月以来为例,在人民币兑美元1.3%的贬值成分里,有约0.8%是中间价下调所致,而只有0.5%左右是人民币盘中价下调所致。可见,人民币中间价的下调是本次贬值主要原因。

编辑:珂玥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我们尊重作者版权,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最新报价
  • 最新资讯
  • 热门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