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老炮揭秘:那些海外并购大Deal是如何炼成的?
中国白银网(http://www.zhongguobaiyin.com/)10月28日讯,这两天,跨境并购领域又发生一件大事,海航宣布65亿美元投资希尔顿25%股权,成为希尔顿单一最大股东。2016年将近年末,这一年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中国
举个栗子,去年海航以25.55亿美元一举拿下爱尔兰飞机租赁公司Avolon,市场一片惊叹。在我而言,海航做成什么惊天大deal,早就审美疲劳,见怪不怪了。
早在其创业期间,93年买的第一批两架波音737时,海航就已经体会到飞机融资租赁业务的魅力。在2010年,海航通过旗下香港子公司香港航空公司(HKAC)以1.5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ALLCO航空租赁业务,并于2011年注入其上市资本平台渤海租赁。同年,又以25亿美元的代价收购通用电气(GE)旗下的集装箱租赁企业SEACO,2013年又从GE手里收购欧洲第一大拖车租赁公司TIP.
2014年,渤海租赁收购Cronos进而成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租赁公司。在做Avolon交易之前,海航对全球交通运输行业租赁业务早就了如指掌,特别是大本营在爱尔兰的航空租赁业务有深度理解。
海航之所以对航空租赁这么执着,除了跟自己本身主业有极大的协同效应之外,这些业务只有在中国才能实现最大程度的增长。
中国在2005年还没有飞机租赁公司,到了15年,已经有了6家达800亿美元的资产规模,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同时这个业务的国际化(买的是波音空客能不国际化吗?)和专业化(你自己计算飞机残值试试看?)的极高要求,收购海外成熟的航空租赁公司成了海航的必由之路。
��嗦了这么多,无非是想强调,诸如海航、中化等近些年频频成功搞定全球瞩目的大deals的公司的绝活儿,提炼出来就是“3个有”:有一以贯之的并购战略、有多中选优的项目来源、对某一领域长期持续关注。
这三个提炼,对于想同样做“资产美元化、负债人民币化”的公司而言,是值得好好学习的,因为把握了上面这些本领,就将把握住一个继WTO之后最大的机会――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黄金10年。